欢喜传媒董事会主席董平问答实录|影视公司的下半场竞争需要建立更好的机制与资源储备,欢喜正离整体设计越来越近
本文为东西电影研究组根据调研整理,转载请联系东西文娱(微信号:EW-Entertainment)。
本文分类:电影|网剧|欢喜传媒|netflix
在港上市的欢喜传媒(01003.HK)这几年行事风格较为低调,除了披露公告外,鲜少发声。另外,相较 2017 年香港市场领跑全球,包括阅文集团在内的内地公司在港挂牌受到热捧,欢喜传媒过去一段时间在资本市场层面,也确实较为沉寂,市值不到 50 亿港元,远低于国内一众影视公司。
不过,随着公司“股东导演”和“签约导演”多部备受市场期待的大片近期接连杀青,欢喜传媒也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整个电影市场一派繁荣,工业体系却又变局初启的气象之中,欢喜传媒此前所沉淀的资源的价值,所建立的机制的竞争力,以及未来的走向,或许将有望在这个重要关口上,被更为清晰地认识到。
欢喜传媒宣布此番消息的时间,正值国产电影度过两年的调整期。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 2017 年的内地电影市场重回增长区位,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平也日益提高。2017 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 559.11 亿元,同比增长 13.45%。
在过去的两年间,尽管表面上在混战格局中,处于下风,但欢喜传媒的电影投资不减反增,并执行了更为深度的股东导演捆绑策略:欢喜传媒数次公告和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等大导演的深度合作,除了重金锁定这些导演未来作品的优先投资权,甚至通过定增使其成为公司股东。
欢喜传媒以此形成独特的股权结构,将股东导演与公司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成立不到三年的欢喜传媒目前已经拥有宁浩、王家卫、徐峥、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六位股东导演,同时与包括贾樟柯、文隽、王小帅、李扬、陈大明等在内的知名导演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欢喜系导演合影
总的来说,这种导演的捆绑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表现:
1、欢喜传媒的股东导演均为在国内的电影界中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成就,擅长电影内容和电影制作本身;
2、欢喜传媒方面和每一个合作导演的合作一般不短于6年的长期合作,根据情况有些作品欢喜会全部投资其中,也有的是和其他投资方共同参与投资;
3、欢喜传媒和合作导演的合作作品不限于电影,也包括制作网络影视剧。比如 2016 年就签下王家卫和陈可辛网络影视剧的优先投资权,其中王家卫单集网剧制作成本两千至两千五百万人民币,估计投资逾 4 亿人民币。
2016年,欢喜传媒通过定增引入四位股东导演,数据来自欢喜传媒公告
上述机制在欢喜内部被叫做“导演合伙人制”。
这种导演合伙人制,有着强烈的精细化运营思维做支撑。固然,随着影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粗旷的管理模式将告一段落。但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未来,如何让波动曲线极高的创造者形成持续的生产力和票房号召力,这些依然是困扰着行业很多人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欢喜此前的尝试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
近期,东西文娱与奠定这一清晰方向的灵魂人物--欢喜传媒董事会主席董平在欢喜传媒位于香港的办公室有了一场深度对话。
董平
董平在电影行业的辉煌履历和资本运作的能力毋庸赘述。在交流中,董平一方面向我们详解了股东导演合伙人机制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对欢喜传媒的未来,给出了乐观的判断。在他看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视频网站如何分去半壁江山,好的内容和资源储备,将会永远具备价值,并且价值将会越来越凸显,而这恰恰是欢喜的强项。
董平对内容和资源储备的认识,首先,来自于自身从业二十多年的体会。其次,则来自于市场角色的变化。
多年的从业经历让董平意识到稀缺资源的储备对一个公司来说太重要,“不能把锅烧开了再满世界去找米。今天文化产业的空间虽然已经被广泛认可,但作为行业的主力军,很多创作者的思维颇为跳跃。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和好的资源的储备,在市场上就很难形成一股力量。”董平说。
而市场角色的变化所引发的内容需求,也给了董平信心。
在市场走向上,这两年也和福克斯、索尼等海外电影公司有过很多接触的董平预计,未来的合拍应该进入一 个新阶段,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在合拍片的认识上,董平反复强调,所谓合拍片主流应该是海外班底来中国合拍面向中国市场的影片,一味出海或者拼盘的做法,基于思维差异的鸿沟,很难短期弥合。
“要吸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及生产思维,结合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思维,共同打造一个高水准的中国电影,这个中国电影主要的市场是来自于大陆,第二市场来自于国际。”董平说。
不过,尽管空间很大,但董平认为,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电影市场增长性相对而言一定不会太高了,因为到了一定的门槛。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视频平台的逐渐成熟,会分掉很多影院的票房。
董平眼里电影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的机会,是不远的将来,随着和视频、和影院同步上映成为现实,内容层面仍将会持续性有很大的增量。
董平觉得,中国已经有最好的视频平台,接下来要把内容和平台相结合, 创造更多好内容,这意味着欢喜这样具备优质内容生产能力的公司能掘取更大价值。
事实上,一边和一众导演合伙人一起做高质量类型片的欢喜,也已经在构建自己新的内容分流渠道--视频网站内容分流渠道。基于对视频付费前景的看好,欢喜传媒已经获得英国视频网站 MUBI 的授权在国内上线“欢喜首映”。有别于市面上传统的视频播放平台,欢喜首映主打网上精选电影的视频播放平台。按计划,王家卫等签约导演都将为欢喜首映制作网络大电影。
欢喜首映界面
在对话的最后,董平也谈及了欢喜的估值问题。
对于欢喜当下的估值,董平很淡然,他表示,从欢喜的积累来看,目前肯定是低估的。
一方面,未来中国影视公司的市值应该不会少于美国市场,因为市场是相通的。另一方面,欢喜前两年一直在亏损,但不是现金的亏损,都是一种记账方式的亏损(备注:2016 年因以配股的方式引进四位导演而产生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付款的非现金开支 11.20 亿港元),这种亏损不伤害公司自己的生产力,随着生产成果不断浮出水面,相信业绩会在未来一两年陆续能够体现出来。
他相信时间会是好公司的朋友。而更令人兴奋的未来,已来。
以下为东西文娱(下文简称 EW)和董平(下文简称“董”)的问答实录,略有删减。
第一部分概述了欢喜传媒的竞争力:资源+资本
第二部分讲述了导演合伙人机制:成本长期看是低的
第三部分讲述了流媒体对电影业的影响: 同步观看将很快到来
第四部分讲述了欢喜视频播放平台欢喜首映的机制:建立一套新的标准
第五部分讲述了合拍片的市场:第一市场是在中国
第六部分回应了欢喜被低估以及未来的业绩上的表现:业绩会在一两年内有所体现
料很足,细节详实,只是对话相对较长,可以根据小标跳着看。欢迎留言批评。
关于欢喜传媒:核心竞争力在资源+资本
EW:在外界眼中,欢喜传媒是家很低调的公司,您觉得欢喜传媒是家怎样的公司? 和别的影视公司有什么不同?
董:虽然欢喜传媒是个两年多的公司,主创和成员都从业几十年,我觉得这是别人看不到的财富。不是一个新公司就一定需要重新从头起步,欢喜标志的是一个新的起点,它的“新”,代表新思想,我觉得这是欢喜和别的公司不同的。
欢喜有十几个中国知名导演。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凭借我们十几年的经验,要拍出更优秀的、喜闻乐见的,具有商业性质的,又有高艺术水准的(作品),这个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这个方向不局限于电影,我们签了很多的导演,包括王家卫也好、陈可辛也好,宁浩、徐铮、顾长卫、张一白等等这些人,都不限于电影的制作, 而且是完全可以拍摄网剧、网络大电影,也都在着手做。我们也宣布了一些电影杀青的信息,是为了告诉外界我们现在走到哪一步,后面正在准备的还有七八部的电影,我觉得这个陆续会跟观众有一个交代,大家有一个期待感,我觉得这个还是挺好的。
《遇见你真好》定档2018年大年初一
EW:现在其实影视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您觉得现在欢喜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董: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在优质内容,而能确保内容无非就是两个要素: 一个是你有强大的资本,另外一个你有强大的资源。
所谓资源是导演资源、编剧资源和管理资源,如果没有这个,就不是一个能够在市场上面跟别人竞争的公司,竞争的能力就会很差。所以在这两年当中我们储备了太多的导演资源、编剧资源,两年来我们签了很多的中国导演,目前在中国没有一家公司拥有这么多的导演资源。
关于导演合伙人制:借鉴自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
EW:欢喜传媒的“导演合伙人制”,是以一种定增的方式让导演成为公司的股东,这种机制设计是如何考虑的?从投入层面来说,这个成本是不是也有点高?
董:相对来说会高一些,但实际上是非常低的。为什么呢?其实这种合作模式不是独创的,比如说美国的梦工厂,斯皮尔伯格等几个专业的人员组成的一个公司,他们在生产定质定量的一些作品。 这种公司的利大于弊。
利,就是每个导演、每个制片人、每个投资人都在围绕着这个公司的盈利、围绕公司的拍摄质量,减少消耗,能起到一个积极作用。我觉得这个模式在中国的其它领域早已经用过了,可是在文化行业基本上还没有用过,没有用过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市场不够大。
今天这个市场足够大了,所以我们尽量,把这个机制放大,慢慢来放大,通过股权的安排,也通过一些我们将来期权的安排,大家都有归属感,都有干劲、都有理想。 理想包括了两个:一个是社会责任,一个是经济价值。如果没有这两个,我觉得不够完整。
EW:关于如何建立和各种影视生产要素的机制,业内有过很多探索。您觉得“导演合伙人 制”是一种更好的安排吗?
董:这么长时间一直讲让它(合作)更稳定、更简便,更能够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不是一头忙、一头冷,这样可能对未来的作品也好、对市场也好,都会有 一个积极的作用。
我倒不太反对高片酬的事情,高片酬取决于片子本身,如果赔一次,下一次他一定不会高片酬,但是高片酬,确实给制片人也好,给投资人带来很大压力。
这是一个市场的行为,我们过多的干涉,没有意义,也很难干涉,没有利润干什么给那么多钱呢,一定是有利可图才会付那么高的酬金。可是“导演合伙人制”是不同的,我们讲的是不需要给那么高的酬金,大家风险共担,共同创造一个好的价值,和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这个方式可能更适合于我们。
我觉得高片酬适合于新的投资人,入行的新手,他们要迅速获得地位和认可。这个市场就是这样,随时都在自动调节。很难干涉,不好干涉的,只是我们管理层应该更科学一些。
EW:欢喜传媒的导演队伍还会扩大吗?
董:我们最近还会要有新的宣布。
我们会不断的扩大我们资源性的组成,使这个公司多样化,不只是能拍文艺片,同时我们要拍高质量的商业片,我觉得不止能拍电影,也能拍网剧,甚至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新模式。这些我们的导演,他们都能够理解,也能够接受国际市场已经认可的,比方说 netflix 的模式、HBO 的模式、以及亚马逊现在在尝试的东西。因为这些导演走在行业前列,放眼国际,能够更早更快适应新思潮、新方法和新途径。
大卡司 大导演正涌向网剧
我从业二十多年也深深体会到,稀缺资源的储备对一个公司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不能把锅烧开了再满世界去找米,尤其今天,中国人看到文化产业的未来是非常庞大的,人们心理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思维很跳跃,这时候你要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和好的资源的储备,你在市场上面就很难形成自己的声势,力量可能会被削弱。
关于流媒体入侵电影业: 同步观看将很快到来
EW:视频网站的成熟、付费会员的增长,这会给电影产业带来什么影响?
董:我在这二十年当中尝试做过很多东西,我做过电视台、做过手机电视、 做过报纸、做过杂志,各种媒体都尝试过,而且尝试的都是有成果和建树的,而不是失败的,而且其中的创新对市场是有影响力的。我们不断地在想今天中国的市场是什么样,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电影市场,可以放开说,我们中国的电影票房的增长性一定不会太高了,因为到了一定的门槛。
我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视频平台的逐渐成熟,那会分掉很多影院的票房。不远的将来,如果实现同步上映,和视频、和影院同步上映,我想这个市场会无比庞大。
EW:这个其实真不远,有一些电影已经接近形成零窗口期?
董:零窗口期这是早晚会到来的。以前我们看的电视剧,先上电视,后上互联网,今天有些同步了,有一些甚至先上互联网,后上电视台,这个模式已经颠倒过来了。
电影为什么不这样,早晚影片也是这样的,都是一个文化作品,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是呈现在哪个地方不同,我觉得这个市场一定会大改革,改革能催生出好的作品。这是有普遍性的。
一个好的作品的观看,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比如说要看一个电影,基本需要四个小时的时间。两小时的电影,一小时去、一小时回,基本上四个小时要搭进去。
我对一个好的作品真的想看,但是这个时间我搭不起,如果换一种方式,同时在影院和同时在视频上面都能够看到,让我可以用碎片的时间欣赏一部我喜欢的作品,何乐而不为。我觉得这个时间、这个时代很快就到来。
EW:回过来看,欢喜传媒是最早和顶级电影导演达成网剧合作的公司之一,早在 2016 年决定投资王家卫的网剧,也和陈可辛达成了网剧合作的协议。是不是也跟您对视频网站的思考有关?
董:其实像王家卫这样的导演,他的受众面是很大的,只是有时候他的电影作品很多人觉得更艺术一些,但是他作品的影响力一点不逊于今天高票房的电影,甚至是超过好几个数量级。好的导演其实就是好的 IP,所谓 IP就是有关注度,这个关注度是多元的、复杂的,多层次的。
小鲜肉也有关注度,有三到五千万粉丝在关注他们。爱奇艺、腾讯和优土会员现在也在三千万到五千万之间,这是我看到的数据。如果让会员增长到八千万、一个亿,甚至是两个亿,
仅仅靠小鲜肉是实现不了的。必须有更多值得关注的元素,更多元的关注群加入。
因此,多元的内容,多种品类、多种元素的组合,才能催生出突破一亿(付费)用户的视频平台,才能将更多优质、稳定的客户吸引进来,从而让平台进入良性循环,更加稳定地发展。
关于欢喜首映:建立一套流媒体的新标准
EW:之前欢喜也想做在线视频平台——欢喜首映,做视频平台的思路是?
董:欢喜首映,是我个人的一个野心,将近十年都在想这个事。欢喜首映已经试播了,之所以是试运营,是因为内容需要成本,我们做了一个标准:每天一部新电影, 每月一部大制作,每周一部话题电影。
EW:这个模式很像 MUBI,本来欢喜传媒想将 MUBI 引入到中国市场,相当于一种曲线的方式把它引进来?
董:对,这是它的模式,我们获得 MUBI 的技术授权把这个模式引进了。我们推了王家卫的系列,也推了一些新片,我们也买了一些口碑比较好的版权在做测试,测试的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欣慰的,也比较让人感动的。两三个月当中,我们已经陆续有大概几十万用户了,每天都有增加,在这种没有新的内容的情况下,被关注程度还是挺可观的。我们现在的人数已经超过 MUBI 的人数了,MUBI是8万用户,我们已经有几十万的注册用户了,主要是中国市场太大。
EW:欢喜首映是计划走付费模式吗?
董:我们还没有开始全面付费,我预计将来一旦启动付费模式的话,注册用户会很快转变成付费用户。我觉得好的内容他一定会有人愿意付费,付费模式已经在我们的年轻人,包括中年人中形成了,这种“对好东西付钱”的观念,我们从小就有,就有这种习惯,“付费模式”只不过一种新说法。关键在于有没有好东西、好内容,值不值得观众来付费。
欢喜首映的模式,相当于我们开了一个精品店,一家买手店,来帮观众选出更好的电影和剧,为观众来服务,让他花更少的时间,看到更好的、 精选的内容。
EW:您觉得 MUBI 这种模式的流媒体服务,还有空间吗?
董:这种差异化、独特的方式,空间会越来越大的,小众、细分的模式还是很厉害的。包括前段时间腾讯把阅文分拆上市。为什么不放在腾讯里面而是要分类出来,让客户群更精准,目的更明确,我要找文学,直接上这个看就行了。 那将来可能欢喜首映它的分类也是很准确的分类,我们很多的电影都是旁边人推荐给你,你就去看,而很少说我在哪哪看,一般都是熟人推荐得更多一些,欢喜首映就是这个熟人,我们相信熟人的判断,对吧。
能不能成功,我也不敢保证。成功有两个基本因素:第一个你有大量的资本支撑;第二个有足够的内容。
如果自身没有内容,根本没办法跟大的视频网站竞争,因为他们太有钱了。大网站之间也同样面临着互相竞争和优胜劣汰,因此他们既要有钱,也要有资源。欢喜的情况是,有资源,钱不是一点没有。如果我们把资本的问题解决,就具备了成功的两个要素“资源+资本”, 成功,我觉得是可以的。
关于合拍新方式:第一市场应是中国大陆
EW: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增长,中外合拍近年受到重视,如何看待未来国际合拍的趋势?
董:看二十年前的合拍,当时二十年前的合拍有好的电影,比如说贝托鲁奇拍的《末代皇帝》,当时我们和索尼合拍的《卧虎藏龙》,都是经典作品,都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后来,陆续也有一些合拍,在国际上也有一些获奖,但都不足以让更多人记住,不足以影响一代人。
以前我们的合拍是注重于国际市场,中国票房一年才十几个亿,甚至几个亿,那时候美国市场上百亿、几十亿。
反过来今天我们再看合拍,还走以前贝托鲁奇和《卧虎藏龙》的路,似乎不行。更重要的是,应该用先进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到中国来拍中国电影。拍中国的合拍电影,主要的目的,不是在国际市场,主要在中国市场,去体现中国的制作水平和思维方式。
打个比方,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中国开始发展汽车工业。现在开的是长春的奥迪,上海的桑塔纳,慢慢演变成广州的本田,北京也开始陆续出来北京现代等等,这些合资公司生产的汽车产品投资企业百分之七八十是内销。
合拍电影也是如此,合作的目的是销售给中国市场。文化的合拍、合作是否也要吸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结合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思维,共同来打造一个高水准的中国电影,这个中国电影主要的市场是大陆,第二个市场是国际。我觉得这样做,可能中国的电影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二十年前也好,十几年以前,中国很多好的导演,到国外去拍美国电影了。
李安在拍美国电影,以前吴宇森在好莱坞拍《双面人》。中国的导演在美国拍的是美国电影,而没有拍中国电影,就成功了。反过来变成合拍的,往往会有问题。所以我觉得不是中国的导演不行,导演的思维和导演的方式,和中国式的模式完全是可以的, 只是我们怎么处理这件事,如何去处理,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
EW:您觉得为什么之前海外的电影公司还没有走这条路?
董:以好莱坞六大为代表,他们的思维还是建立在以前的方式上,和中国合作、合拍,找题材,这个题材是要有中国元素。我刚刚讲的这个思维方式他们可能还没有考虑过,没有认真去做。我从业二十多年了,跟美国的索尼、福布斯都接触过多次,他们要决定一个东西非常慢。其实中国能够快速地发展到今天,取决于做事的方式和力度。这个我觉得也是我们应该要保持住的。现在大家都能看到更好的电影和更好的思维方式、和电影新的走势。
即使没有国际的资本(包括美国的资本)投入合拍的电影,中国电影也不会停步,但会走得慢一些,因为这个世界是互联互通的。但是这样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要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合起来,双方要能够理解、融通,我觉得这个是最大的难点。
讲起来这个方式一定是可行的,但是能不能做成,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样一个做成的案例,如果做成一个案例,我觉得西方的这种技术和西方电影的想法,合拍中国电影的方式完全可以做成的。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外国导演来中国拍电影,比方说我们前几年拍的《狼图腾》,都是请的外国导演来中国拍电影,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方式。最近宁浩导演也在跟海外导演合作。
EW:宁浩导演的这个尝试,就是用国际化的团队做面向中国市场的合拍吗?
董:不光是他的团队,我们在想,在试探能不能走通这条道,但这个方向肯定行得通,到底什么时间能够开始合作,不是我们自己能说了算,合拍是双方的事情。取决于谈判的进度和合作的模式以及分成的方式,这个我觉得是可行的,只是早晚的问题。
EW:欢喜传媒在国内都是跟一些大导演合作。在海外是制片人中心制,会跟这些知名的制片人谈吗?
董:我们这两年一直也没有停止跟国际层面的合作,包括我们跟好莱坞一直在有接触,福克斯也好、狮门也好,每年都有很多的交流。甚至还有一部分,比方说在英国的一些导演和制片人都有接触。美国很多的电影都是基于伦敦,很多伦敦的制片和伦敦好的导演,我觉得是不能忽视的。很多的美国电影来自英国,不是在美国。
可能跟英国的合作更快一些,怎么说呢,因为美国六大也好,集团模式运作缓慢,英国的电影公司规模较小,沟通成本较低。所以我们这两年也尝试跟英国电影公司合作,但是现在还没有到一个可以真正披露的时候。
我觉得走国际化的方向,应该要坚持。坚持的是在中国拍国际化的中国电影,这样可能会走得更快一些。
关于欢喜传媒的未来:未来两年迎业绩兑现期
EW:内地的影视公司,过去两年在股价上也是一个比较低迷的阶段,欢喜目前的市值也不高,您觉得欢喜有被低估吗?
董:肯定是低估的,但也不能怪市场,因为你还没有生产出产品。有的先知先觉的会提前储备,有的需要看一看更稳妥,我觉得是很自然的。
对比国际国内,像Netflix 市值在五百亿到八百亿美金之间,中国市场不会小于美国市场。 这样高市值的公司,中国也一定会有,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因为市场是开放的,相通的。
我们更重要的是把内容和平台相结合,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土豆,他们一点不逊于今天的 netflix、亚马逊、 HBO。
可是中国的这些视频公司为什么估值不如netflix呢?
问题主要是在内容上面,如果内容上面跟上去了,市值跟他们是应该差不多的,只是我们内容不够,我们的技术和收看技术早已经完成这个事情了,如果我们把内容加进去,视频公司和内容公司相结合起来,那我觉得是非常厉害的。
我也看到了苹果都用斯皮尔伯格来给他做剧。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有平台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好的内容,好的有经验的导演、好的资源、人才储备。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视频公司应该走的是这条道路,不能再等待。因为一个艺术产品,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工作环节和流程,是艺术再创造,这种艺术的人才储备不是满大街都可以找到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尊重艺术、尊重导演、尊重文化。我觉得你要是不尊重,你创造不出好的内容来。
EW:接下来业绩上面可能有一些兑现?
董:对。内容公司是辛苦的公司,它的市值跟内容极有关系。我们前两年一直在亏损,不是现金的亏损,都是一种记账方式的亏损,这种亏损不伤害公司自己的生产力,自有资金还是足以运转的。
到了你生产阶段、产品阶段,你已经上了战场了,上战场的时候那就要看你的业绩、看你的经济效益,我想这个会在未来一两年陆续能够体现出来。之所以现在市场上面对欢喜有认同感,关心欢喜,主要是他看到欢喜这两年储备了很多的项目资源。这样他会有一个期待,这种期待是根据你前面做的事情,对未来的期待。如果正确的期待,会乐观一些;不正确的期待,会悲观一些。我觉得这个未来一定是市场检验这个公司是否能够生存、能够生存得更好,能够以更好的价值。
EW:说说您对欢喜传媒接下来的期待吧。
董:我跟中国的导演保持长期好的关系,因为毕竟做二十多年,我跟所有的知名导演几乎全部都合作过。我更了解市场,这是我第三个上市公司了,也可能是最后一个。但是我想把我的想法能够用在这个公司里,能够给更多的投资人创造好的价值,同时在这个里面能够创造出更多好的作品。
把好作品能够推广出去,我觉得也是一个责任吧,对中国电影、对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果从这个方面去推动的话,受益的不只是公司,受益的是我们的用户,他们能看到更好的作品,用更少的时间找到、看到精品,获得更多的精神愉悦。
响应国家的号召,文化自信,多读书、多看作品,我觉得对这个国家来说它的伟大复兴就很近了。我们在努力,我们也在做一些尝试,这种尝试不是小孩学步,这是已经过了实验的阶段,这种尝试不是初期尝试,是已经有既定目标,而且不断接近目标的尝试。这种尝试更居于理性,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和激励,我觉得这离我们整体的设计越来越近了。
团队集体密集调研归来,有很多朋友给了很好的建议。
后续也会再做一些新尝试。
初心不改,感谢各位还在。
▲
前期阅读
▲
关于东西文娱
Glocal视角的文娱观察,“价值”导向的文娱分析